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在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

来源投资

组织刘丽宁

2021年4月20-21日,由主办,湾区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发展联盟、金融眼、时代文化传播(深圳)有限公司协办的“ 2020中国股权投资”。年度峰会”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。

本次峰会以“涅槃重生”为主题,深入剖析股权投资新商业模式,邀请80+VC/PE、FOF投资大师、100+政府单位、50+上市公司、500家投资企业精英们齐聚一堂,就投资人、创业者、创业投资人等各界人士最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。

下午第二场,鸿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一诺、中金前海基金董事总经理胡启昊、华英资本管理合伙人王薇薇、温氏投资总经理、国金高级执行总经理黄海平 霍英男、 & Nagel董事总经理齐海、翁一诺将担任本次对话的特别主席,共同围绕“新消费引领大循环”展开精彩的圆桌讨论。

以下是 组织的圆桌讨论记录:

翁一诺:大家好!很高兴有机会主持消费环节。消费领域是近年来特别火爆的领域。原来很多投资科技和互联网的小伙伴都开始找我谈餐饮连锁了。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发现领域。第一步是请所有大投资者介绍您的机构。

王薇薇:大家下午好!我来自华影资本,这是国内最早专注于TMT和数字内容的私募基金之一。自2008年成立以来,我们以人群需求和技术升级为底层逻辑,投入布局全产业链。我们较早发现了文化+消费、科技+产业等商业模式的融合,形成了数字内容、消费升级、企业服务。和科技等重点投资领域。我个人在华盈资本主要负责消费互联网相关的投资。这几年大家比较熟悉的项目有维念李子柒、子希果、和服洛面、抖音男装白小特等,谢谢大家。

黄海萍:大家下午好!我是温氏投资的黄海平。我们温氏投资是上市公司温氏股份的子公司。温氏股份从事畜牧业。温氏投资成立之初就关注消费领域,包括2011年成立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千禾。伟业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。后来我们投资了燕塘乳业、华航、星达、百亚、盈趣科技等,消费领域是我们成立以来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,包括调味品和乳制品公司。2012年到2014年,市场给他们的估值很低,现在很火。我们自己是做食品行业的,所以我们的产业投资方式比较好。至今,我们温氏投资管理着大约130亿的基金,其中大约40%投在了消费领域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我们投资了很多新的消费公司。比如我去年底跟碧桂园的霍总投资了一家茶叶公司,希望在这方面多跟大家交流。

霍英男:大家好,我是碧桂园创投的霍英男。碧桂园创投负责集团除房地产投资以外的股权投资业务。涵盖范围广泛,包括VC、PE、上市公司等。成立两年来,投资了50多家公司,其中自主投资超过10亿美元。角兽18家,IPO已4家,包括快客、快手、秦淮数据。我们投资的领域广泛,涵盖房地产产业链、半导体、硬科技、大消费、大健康、物流供应链等。我们的团队专注于消费领域,去年开始投资多个项目,包括茶里和会面小面等,我们正在继续部署。谢谢大家。

齐海:我是德迅投资的齐海。德迅投资由腾讯联合创始人曾立庆先生于2007年创立。我们主要做早期投资。从2007年到现在,我们投资了200多家公司,专注于消费者、科技和ToB业务。2018年我们进入消费领域,在保健食品领域投资了超级零、王宝宝、奥麦星球。在汽水领域,我们投资了旺旺山楂、走奇、空咖。在To B领域,我们投资了灵活用工平台Blue鸟语和快销行业的电子批发平台。交易平台投资了edge Hey 和 Stock,线下渠道投资了 、Hot Pot Story、BA 等。

翁一诺:鸿章资本是我2012年创立的,到现在已经10年了。我们整体风格在成长期和成长期,我们也做一些并购。我们在消费上一般是做零售、连锁、品牌,包括一些供应链,我们今天也在规划消费和科技相关的东西。我们一般更喜欢高质量的攻略,每一个都花费了很多心血。蓝月亮与我们相伴近10年,去年在港股上市。每个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和策略都不一样。不知道我们每个人会不会也介绍一下代表机构的核心投资理念,包括我们的核心策略。齐先生,请从这里开始。

齐海:我刚刚提到我们是2018年误入消费赛道的,到现在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。2017年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新消费?什么是驱动逻辑?

第一个逻辑是消费分类。中国正面临M型经济结构调整。有人在升级消费,有人在降级消费。这将在某些类别中同时发生,从而导致显着增加。

第二,中国的制造业基础设施是世界上最好的。中国的供应链能力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有了长足的进步,各行各业该有的都有。

第三,中国品牌在新消费群体中的自豪感和认知度发生了很大变化。2018年我们投资王宝宝的时候,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,就是比海外的产品还贵。国产品牌比进口品牌贵,消费者还是愿意买单的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。

第四,新媒体流量结构的变化。过去人们认为央视是主要的媒体形式,但现在大家都在用抖音、短视频、微博、哔哩哔哩,消费品与用户的接触方式发生了变化。这是引发消费新爆发的重要支点。

我们在这个结构下梳理我们的投资思路。对我们来说,出手不多,但我们比较挑剔。我们更愿意从消费分类、发布和收集的增量点入手。这就是我们的投资风格,实际上我们是这样跑出来的。的。

霍英男:对于新消费,我们是有系统布局的。从阶段来看,我们会从早期的VC部署到后期的PE。投资金额从单笔交易数千万人民币到单笔交易数亿美元不等。具体形式包括品牌、渠道、餐饮、与消费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等。我们已经参与其中。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限制,只是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打法。坚决谋划全民潮消费。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茶饮领域寻求消费,比如茶里,我们也会系统地寻找米粉等中餐的机会,比如会面小面。

碧桂园生态拥有碧桂园、碧桂园服务、Boss音乐三大上市平台,并拥有机器人、现代农业、智慧社区等多种配套。我们碧桂园生态的产业链非常广泛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倾向于投资一些投资后1+1大于2的公司。目前,像茶里,包括品牌、零售等,大概是这样的。

黄海平:我们从2011年开始布局消费渠道,主打消费升级。我们投资的消费产品更高端。我们2011年投资四川千和味业的时候,150毫升,比海天、李锦记酱油贵3、4倍。他专注于无添加剂和有机食品。2011年我开始做。我们是这两三年流行起来的,无添加剂,无糖。千禾伟业从2011年开始做高端酱油,茶包是用茶叶做的,价格是立顿的2、3倍。我们前两个月刚在湖南投资了一家食用油公司。该产品的价格是橄榄油价格的 2 或 3 倍。我们之前已经布局过消费者服务类。当时我们投资中华航空,一家主要基地在重庆的航空公司。,我之前投资过旅游公司。华航布局三四线城市机场。我们认为,以前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出国旅游,然后下到三四线市场的人,出国旅游也是要坐飞机的。过去十年,我们的消费布局以消费升级为主。每个人都必须花更多的钱才能享受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。我们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,稍作改变,正如霍总所说,面对95后、00后,他们也有消费升级的需求。他们现在更关心国家大势,不像我们70后、80后关注消费升级。外国有什么好?中国公司应该复制它。95后、00后希望有更中国风的品牌设计,年轻人会更看好,认为也是一种消费升级。在过去的一两年里,我们也在关注这方面。谢谢。

王薇薇:这个话题比较大,具体攻略我也说不完,因为赛道的每一段变化都很快。我们首先看媒体互联网,它和内容文化有关。比如我们投资的第一个消费类项目是李子柒微年,本来就是MCN内容下的一个项目。因为我们关注内容端,我们会更敏锐地意识到媒体的变化,比如新媒体、社交网络,以及人口的代际变化和细分,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变化。自然是关注消费赛道。新一波消费兴起的原因,当然是全球最强的中国供应链,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。总体上,我们更喜欢根据用户需求的真实变化来看待品牌,包括整个消费行业,从消费行业本身,比如食品、餐饮等,但我们看的有点不一样。我们看每个行业。增量机会仍然是整合的机会。有些品类现在还不算大,但未来可能会很大,比如咖啡。现在年纪大的人不怎么喝咖啡了,就像我爸妈不喝咖啡一样,但是我以后会喝咖啡,所以未来的市场会很大。还有一些市场曾经很大,但有整合的机会,比如餐饮。餐饮业原本比较小且分散,但整体市场巨大。看它有没有融合扩展的可能,比如数字化,上游标准化等。还有购物中心的兴起。在这个行业中,我们将看看是否有头部玩家越来越大的可能性。每个行业都不一样。我们着眼于这个行业的机会增量或整合。根据不同的行业,我们会有不同的策略和相应的同行去关注。但是我们逻辑的源头还是人群的需求和媒体的变化。我们从这里开始延伸,谢谢。我们会有不同的策略和相应的同事去关注。但是我们逻辑的源头还是人群的需求和媒体的变化。我们从这里开始延伸,谢谢。我们会有不同的策略和相应的同事去关注。但是我们逻辑的源头还是人群的需求和媒体的变化。我们从这里开始延伸,谢谢。

胡启豪:每年的大消费环节都是最热闹的,大家也是最放松的,因为大家都听得懂。其实我在科技和消费上投入了很多,有的甚至拿过全国科技竞赛冠军,但总体来说,我对搞消费的创业者更接地气和温暖,而科技创业 更严格。冷静的。

中金前海基金设立的第一笔投资是大消费,主体是中石化加油站。石油是主要消费品吗?关键是这笔交易还包括中国最大的一笔。中金前海100亿入股中国最大的消费连锁,这可能是消费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。后来我们在社区业务上投资了宝塔。当时只有1000家门店,现在有4700家。我们投资宝塔的时候,整个行业的共识是线下死了,线下老大都危在旦夕。我们反其道而行之,投资线下连锁。我认为在线流量成本的上升已经迅速恶化了在线商业生态系统。相反,线下社区商家的天然流量属性是电商无法替代的。现在这似乎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,于是我们独家投资了宝塔B轮,然后协助宝塔融资20亿元。更重要的是,在我们投资完成后,宝塔迅速完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升级。我们投资的时候网上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,现在一年网上交易量超过30亿。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。宝塔迅速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升级。我们投资的时候网上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,现在一年网上交易量超过30亿。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。宝塔迅速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升级。我们投资的时候网上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,现在一年网上交易量超过30亿。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。

我的投资策略是“心零售”三个字,不是马云说的“新老新”,而是“心心”。核心零售的重要表现是利润。的价格是业内最高的。它可能比进口品牌贵。千和味业的产品价格是同行的两三倍,而且还能高速增长,甚至占据市场份额第一。这意味着你提高了行业的天花板。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苹果。乔布斯不仅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,也一直充当着行业的天花板。他在赚取行业80%的利润的同时,也为其他同行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,受到了整个行业的尊重。

我说的heart 就是支持一线大消费创业者推高各个赛道的天花板。叫不叫消费升级都无所谓。关键是中国企业家要升级,不能再满足于做曾经的捕手。,一个替代品,而是做一个走出去,被全球同行尊重的行业领导者,共同打磨中国品牌。我愿意为大家做服务员,谢谢!

翁一诺:胡老师的介绍很有意思。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,不仅是在投资上,在战略上,甚至在运营上。研究这个事情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话题,也是这两年我经常和几家大机构讨论的话题。就是投后管理。消费投资非常困难。很多人认为门槛不高,其实很高。. 这不仅仅是投资一些钱。相信在座的各位对如何帮助企业和增值服务会有更多的想法,包括如何处理好投后管理之间的界限和度。管理方法。

提个小话题,看看华盈资本的王总有没有投后管理的经验?让我们谈谈。

王薇薇:首先我觉得现在的投后管理本身就不是单纯的投后,而是有很多投前的服务。现在的创业记者很聪明五天循环投钱是什么,第一次接触一般都会问:除了钱,你还能给我什么。这就是所谓的投前管理。你投资这家公司之前,你应该帮他介绍相关的资源五天循环投钱是什么,满足他的需要和诉求。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投前管理工作。

对于传统的投后管理,我们内部研究了投前和投后的组织架构。我们觉得投资本身就是非常个性化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特长。虽然我们是机构化的投资机构,但是我们非常尊重个体的特点。我们的投入是非常有个性的,有点单打独斗和团队作战的平衡关系。我们在投后管理中,整个机构要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原来是帮找人,找钱,跟行业有关。另外,线上传播,媒体,包括帮助消费品牌找代言人等等,我们会有更强的品牌建设和媒体能力,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做的更多。

翁一诺:说实话,现在投资机构的竞争非常激烈,我特别理解投资人和弱势群体的不容易。请黄先生介绍一下。你是产业资本。相信大家不仅要给钱,还要有一定的投后管理运营经验。

黄海平:对。温氏的投资颇为特殊。我们属于以下几个投资公司,我们的投资部,温氏集团的黄董事最早是负责投资部的,也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。他们曾经是我们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。两人都是1983年在我们温氏有限公司创业从业30到40年,在实业家的管理下投资,在项目选择和投后管理上有些不同。我们将充分利用我们集团的资源。如果投资是和我们的食品相关的,我们会给他们比较大的渠道和原料采购。温氏布局北起黑龙江,南至海南。我们有将近60个,000名员工拥有380多家子公司,在供应链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。我们投资的公司每年采购数百万吨大豆和玉米。比如做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,跟我们在供应链上有重叠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。

除了刚才说的非常具体的一点或者业务上的帮助,我们更大的帮助是在整个企业上,说得委婉一些,就是在管理上。文氏是一家管理能力很强的公司。从信息化管理到集团数百名IT人员,管理着全国380多家子公司,跨区域发展。我们投资了很多公司。一个公司以前可能是个小公司,一年销售额几百万、几千万,最后实现销售额超过5亿、10亿、100亿。温氏集团的副总裁中不乏大学教授。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,如何引入外部管理人员和原有的创始团队,是一个管理问题。后来,信息系统的整合,报表和数据,如果你一年做100亿的销售额,你在外面会有很多员工和分公司,而这些数据对我们来说就是数据孤岛。我们集团拥有380多家子公司。我们老板说我们不可能一天去每家公司,一年365天都去。需要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来整合数据并进行分析。数据是死的,分析数据的结果和建议是有用的。有上亿销售额的老板们可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。我们会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他们,让他们以后遇到他们,至少可以少走弯路。在投后管理方面,我们会邀请创业者来群里交流,看看我们的信息中心是怎么建的,人员是怎么配置的,子公司之间的管理结构。我也希望投资的公司能做到这个规模以上,但这肯定有它的难处,很多公司在这个规模下就被淘汰了。我们其他的投资机构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谢谢。

翁一诺:最后一个问题。投资者,请站在今天的这个时间点,回首三年。如果你去你想投资的两个细分赛道或领域,我们会尽量不重复。从齐先生做起,最难的留给胡先生。

齐海:这个问题好突然。因为我们是在前期投入,我们的赛道逻辑其实就是在等兔子。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。以后我们团队会开始关注一些和经济相关的经验。我们甚至打算看看一些娱乐投资机构不愿看的线下案例,比如线下演出、线下娱乐等。我们正在寻找该领域的解决方案。如何形成大规模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正确的,但我们正在寻找类似的机会。如果这个空间里有 创业 团队,我们可以交流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9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