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孩子们上小学后,老公就叨念着之后可以走路上班。因为先前孩子们念的幼稚园在公司附近,而我和老公的公司距离不远,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一起开车上下班。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小学,不必再开车接送他们,老公才有了想走路上班的念头。
不过我一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只当他是随口说说而已。一来,从家里走到公司,至少要一个半小时的路程;再来,我很喜欢早早进公司,泡杯咖啡坐在位置上,悠哉地开启一天的工作行程。
直到前阵子看完《怡辰老师的高效时间管理课》,让我对「走路上班」这件事的「可能性」,有了不同的看法。怡辰老师是一名国小老师,她同时也是专栏作者,出过许多本畅销书,时常到各地演讲进修,最令人佩服的身份,莫过于她是三个孩子的妈。我开始好奇她到底是怎么管理时间,便立刻上博客来下单购买拜读。
坦白说,我其实不大喜欢看「时间管理」这类的书籍,坊间许多跟时间管理有关的书籍,不外乎都是教你如何利用手帐或各类表格管理工具来管理时间。但我不太爱用手帐,买了好几本手帐几乎都是空白,所有的行程都在我的脑海里,甚至连手机行事历也很少用,我管理时间的方法完全是靠「自律」,是属于那种已经把自己逼得很紧的人,实在不想再用「时间管理」工具的框架再把自己框住。
但怡辰老师的这本书,却让我对时间管理有了另一层新的见解。有别于坊间多数只谈冰冷的「时间管理」工具,这本书多了一份温度。怡辰老师指出,「时间管理」的议题,其实是重新「认识自己」的生命课题。书中提到的找到「人生中的北极星」,更是打中我的心。这一生,你为何而来?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?你想留下什么?光是看到书中这几个提问,就让我瞬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受。
诚如怡辰老师在书中上所说的:「人生最可怕的事,就是倾尽全力往错误的目标迈进,到头来才发现,全都是一场空,而且还错的离谱。」
如果不想要走错路,就必须设定目标,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,当人生的方向明确后,踩下油门冲刺才会有意义,否则也只是瞎忙一场。不断往内在叩问:「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?」删除那些不重要或次要的事物,留下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属于自己的北极星。
善用SMART原则
但书中也提到设定目标不能太过空泛,必须善用SMART原则,当目标符合「明确(Specific)」、「可衡量(Measurable)」、「可实现(Achievable)」、「切实可行(Realistic)」、「有时间限制(Time-bound)」等五项原则,就愈有可能达成。像是目标如果是「想要变得更健康」,这样的目标就显然相当空泛。如果把目标改为:「每周至少慢跑一次,一次至少三十分钟」,情况就会截然不同,相较之下,可达成的机率也会比较高。
也因为这样,今早便和老公展开了我们的「走路上班」行程。从以前就一直嚷嚷着要运动,但下班后回到家,弄完晚餐、吃饱饭、看完孩子功课,都已经是八、九点的事了,实在抽不出时间运动。
先吃掉那只青蛙
马克.吐温(Mark Twain)曾说过:「假如你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「生吃一只青蛙,接下来的一天就会过得比较顺利,因为你很清楚这可能是一整天之中最糟糕的事情了。」
走路上班沿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
走路上班沿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
如果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,非作不可,那就把它当成是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,一早先吃了那只青蛙。像是运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,就和老公一起手牵手走路上班,不只可以运动,还能一面聊天增进夫妻感情,沿路欣赏河堤风景,感受阵阵凉风吹来,着实令人心旷神怡,真的可以说是一举数得。若要说缺点,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进办公室时,整个人都是汗臭味XD。看来下次得多准备一套衣服,进公司再换,哈哈!
而且早上运动后进办公室,即使没喝咖啡,头脑也很清醒。虽然少了早早进办公室喝咖啡的悠哉时光,却多了可以和老公一起运动的时光,何乐而不为?
「一早就吃掉青蛙」这个方法,不只对大人有效,连对孩子也很帮助。像我家儿子每次上完英文课,都不太想写作业,非得拖到上课前一天晚上,才卯起来赶功课,一边写一边抱怨,怎么功课那么多?
但后来我跟他分享「一早就吃掉青蛙」的概念,他改成每天早上起床后写一点点,把大目标切割成小目标,哪怕只是写一行也好。没想到,作出这样的改变后,他反而写作业变得比较甘愿,因为回家后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可以玩了XD。
真心感谢怡辰老师的这本好书,开始让我的生活慢慢出现转变。读书如果只是阅读,停留在头脑就只是知识而已,唯有实践才能让书本的知识活起来,强烈推荐大家购入拜读。
